最近股市有个段子很火:抄底抄到半山腰北京期货配资,山腰全是埋伏好!说的就是底部放量却一路下跌的那些-妖股-。
你想啊,15块钱的消费股,突然放量涨停,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,谁不想冲进去捞一把?结果呢?套牢!20%!妥妥的韭菜体验。
其实,老股民都知道一句话:底部放巨量的股票,可能需要三次探底才能真正启动。
今年注册制全面落地,这规律更明显了。
Wind数据显示,一季度单日成交量暴增5倍以上的股票,只有11.7%直接起飞,剩下88.3%都经历了至少两次回踩,更有意思的是,三次探底后,突破颈线位的成功率高达79.2%,平均涨幅142%!这背后,全是主力和散户的血泪史。
就拿前面说的那个消费股来说,从50块跌到15块,3月12号突然放量9.8亿,涨停!各种-消费复苏龙头王者归来-的新闻稿刷屏。
但龙虎榜数据很诡异:买入前五名加起来才占成交额的7.2%,卖出前三全是机构专用席位。
这不就是-散户冲锋陷阵,机构后方撤退-的经典套路吗?像极了围点打援,主力根本没想真进攻。
上海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老张(化名)透露,他们早就盯上这只股票了,15块附近有机构小单持续买入,但都挂在买二到买五,从不主动拉升,典型的-饿狼舔血-式建仓。
等散户跟风把股价推到17块,好家伙,50块套牢盘的-堰塞湖-开闸放水了!据说3月14号一天就有200多万手抛单,相当于流通盘的12%。
这时候就看谁的心理素质更强了。
那些拿了三年的老韭菜,15块的反弹就像救命稻草,结果-援军-只是主力侦察兵。
股价第二次探底到13块,成交量直接萎了,散户要么17块-解套-跑路,要么13块割肉离场。
券商数据显示,两融账户持仓量暴跌41%,机构席位却增加了28%。
这波操作,就像淘金一样,主力要的不是跟风盘,而是经历过恐慌洗礼的-真金-。
5月初,第三次探底来了,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控盘。
股价在12.8-13.5元横盘11天,每天波动不到2%,但成交量却慢慢放大到第一次的65%。
这种-缩量下跌,放量横盘-的操作,把技术派都搞懵了。
直到5月20号,一根6.2%的放量大阳线突破所有均线,MACD底背离,周线KDJ金叉!现在回头看,主力在第二次探底就开始挖坑了,13块下方挂一堆卖单假装破位,实际上在12.5元偷偷建仓。
注册制时代,-三次探底-有了新玩法。
中金公司说,全面注册制后,机构建仓周期变长,成本波动率降低。
现在的主力就像老棋手,不追求暴力拉升,而是反复试探,把散户的止损点变成自己的安全网。
科创板最明显,81%的新股上市后都经历了三次以上探底,但之后一年平均涨幅207%,吊打主板的89%。
那散户怎么才能找到真正的-黄金坑-呢?一位资深投顾给出了三条铁律:第一,第三次探底成交量必须大于第二次;第二,低点要比前一次高3%-5%;第三,周线均线要形成支撑。
我们复盘了2023年涨幅超过200%的牛股,发现大部分都符合这三个特征。
更绝的是,这些股票在第三次探底时,股东户数平均减少34%,北向资金持仓增加19%!这不就是-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-的最佳诠释吗?
现在,新能源赛道也在上演-三次探底-。
比如某光伏龙头,从78块跌到22块,5月6号突然放量涨停,第二天又跌回去了。
但Level-2数据显示,涨停那天有大量大单在涨停价撤单,-点火不封板-,和2018年白酒板块筑底时一模一样。
有公募基金经理透露,他们正在抄底光伏:-产品出口增速回升,股价却创新低,这就是机会!-
散户怎么破局?一位百亿私募操盘手教了一招:分批建仓!假设股票从50块跌到15块,第一次反弹到17块时,上方套牢盘平均成本38块,主力至少要三次震荡才能消化。
根据筹码分布理论,70%的筹码集中在底部15%的价格区间时,突破概率最大。
所以,他建议:二次探底进10%,三次探底加到50%,突破颈线位满仓。
这套策略在2023年的半导体板块屡试不爽。
但是,市场很残酷,当大家都懂这个规律时,游戏规则可能就变了。
中信证券说,现在主力完成三次探底的周期缩短了,还有游资利用-假三次底-收割散户,第二次探底假装突破,引诱技术派追高,然后砸盘。
证监会也提醒大家,要结合基本面分析,别只看技术图形。
从宏观角度看,-三次探底-是中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。
注册制改革、退市新规、价值投资理念,都让主力资金的操作更精细化。
A股的底部构建需要时间,那些4月清仓消费股的投资者可能没想到,端午假期消费数据超预期,主力正在第三次探底的迷雾中悄悄布局。
一位私募大佬说过:-在A股赚钱的秘密,就是比市场多坚持三天。
-当一只科技股在20块反复放量-缩量时,那些第二次探底止损的散户不会看到,半年后它会涨到60块。
或许这就是资本市场的悖论:越绝望的底部,越需要认知穿透迷雾。
真正的财富密码不在K线图里,而在对国家战略的笃定和产业变革的洞察中。
(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;数据来源:Wind、东方财富Choice、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年报)北京期货配资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网络股票杠杆_网络炒股配资_出资股票配资观点